發佈日期:2023-08-15
更新日期:2023-08-15
螳螂(大螳螂)
螳螂(大螳螂) Tenodera aridiforia
體長70~95mm,為臺灣產螳螂中體型最大的,身體細長,體色綠者較多,褐色型較少。北部地區的客家人通常稱呼螳螂為「挨礱辟破」,「挨礱」是往昔鄉間日常重要工作之一,「礱」是磨去稻穀外殼的器具,外面有長長的推柄,用這長木柄往前推再往後拉動,去轉動「礱」,把稻穀的外殼去掉。「螳螂」站立時兩隻長臂,往前往後的動作就像「挨礱」用的長木柄,所以就稱「螳螂」為「挨礱辟破」。(「辟破」是語後助詞)。 螳螂是中、大型的肉食性昆蟲,牠善於利用偽裝來捕食昆蟲,通常牠會躲在昆蟲常出現的地方,等昆蟲一靠近,立刻以牠的兩隻長臂,迅速的將昆蟲夾住。每年九月到十月是螳螂的交尾期,交尾不久後,雌螳螂會分泌灰白色的泡沫狀物質,凝固之後即成為卵囊(螵蛸)。然後雌螳螂將卵產在「螵蛸」裡面,隔年春天,孵化後的小螳螂紛紛從螵蛸裡爬出來,經過六至七次的脫皮小螳螂羽化成大螳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