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受天宮主祀道教神祇「北極玄天上帝」,俗稱上帝公、帝爺公。受天宮自明未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,是臺灣玄天上帝信仰的進香中心,每年集中於農曆正月至3月初3的進香活動,人潮摩肩接踵,從乩童到文武陣頭表演,充分展現出臺灣民間信仰的活力。
松柏嶺的信仰中心,受天宮起源傳說
相傳於清順治14年間(西元1657年),從福建遷居來臺的人士在受天宮的現址伐木搭寮居住,並祭祀帶來的玄天上帝香火;後於清乾隆2年(西元1737年)農曆3月初3經顯聖指點,信眾集資興建小廟,廟貌才逐漸形成;乾隆十年(西元1745)北極玄天上帝化為老翁,前往鹿港雕塑店訂製神像,再指示本地人士迎回,松柏坑地方人士商議擴建廟宇,並循指示命名為「受天宮」。
廟宇建築之經典,交趾陶傳統工藝
受天宮座東北向西南,腹地廣大約400餘坪,採用中式二進雙廊南方建築風格,廟門匾額上金燦燦的三字「受天宮」展示了其雄偉壯闊,且建築上多用黑膽石、螺溪石作為建材,整體建築美輪美奐。屋頂上的交趾陶出自名師謝東哲、林明必之手,將各種神蹟故事化作生動的雕刻,值得一睹臺灣廟宇藝術的經典。
受天宮因位居松柏嶺據高點,廟前廣場視野極佳,遠眺平原、青山、翠谷,遠處房屋、阡陌縱橫,各項美景盡收眼底,「松嶺遠眺」自古即列為南投八景之一。